您好,欢迎来到儒商顾问集团官网!
星期二
ISO 14001即将迎来2026年新版修订——这是自2015年以来的首次重大更新,不仅延续了Annex SL通用框架,更将气候韧性、生物多样性保护、全生命周期思维等前沿要求纳入核心条款。本文将从标准核心变更、过渡时间规划、企业应对行动指南三方面展开解析,供参考。
ISO 14001: 2026是环境管理体系 (EMS) 标准的最新修订版本,将全面替代现行的ISO 14001: 2015。新版标准在保持 Annex SL 统一框架 (确保与ISO 9001、ISO 45001等管理体系标准的兼容性) 的基础上,对条款内容与表述进行了精准优化,核心变化在于强化对气候韧性、生物多样性保护、全生命周期思维及环境问责制的要求,推动企业从“被动合规”转向“主动引领”可持续发展。 新版标准的修订与实施将分阶段推进,企业需把握关键时间节点,提前规划过渡工作: 新版标准对7大核心条款进行了针对性修订,每一项变更均直指企业环境管理的关键痛点与行业趋势,具体如下: 第4条 组织所处环境: 要求在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时,明确纳入气候变化、生物多样性及全生命周期因素的考量。 第5条 领导作用与承诺: 从“履行”转变为“履行合规义务”;强调自然资源保护。 第6条 策划: 新增“第6.3条 结构化变更管理”条款;明确区分“紧急运行”与“异常运行”的管理要求;将“策划”环节拆分为“识别风险与机遇”和“规划应对行动”两个步骤。 第7条 支持: 清晰界定环境管理体系的文件化信息要求;强调“沟通”在持续改进中的作用。 第8条 运行: 将“外包过程”调整为“外部提供的过程”,将运营控制范围延伸至供应商**;要求将“应急准备”与“风险规划”直接关联。 第9条 绩效评价: 要求明确评估环境绩效(而非仅关注合规性);内部审核需提前确定具体目标;重新规范管理评审的内容与形式。 第10条 改进: 将原“第10.1条 总则”的内容整合至“第10.2条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”与“第10.3条 持续改进”中;强化纠正措施的结构化要求,并明确审核发现需与持续改进直接挂钩。 新版标准的过渡周期虽长达3年,但提前启动准备工作能帮助企业降低转换成本,建议从以下5方面入手: 开展基于DIS版本的差距分析; 更新文件化信息以匹配新要求; 开展专项培训提升团队能力; 强化供应商管理与应急规划; 推动领导层参与体系升级。 新版标准的修订不仅是“条款内容的更新”,更是对企业环境管理逻辑的重塑,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三方面: 提升可持续发展竞争力: 通过整合气候风险、生物多样性等前沿要求,帮助企业满足客户、投资者的ESG期望,在招投标、市场合作中占据优势; 增强气候韧性与抗风险能力: 强制要求考虑气候变化影响,推动企业提前布局风险应对措施,减少极端天气、政策变化(如碳关税)对业务的冲击; 明确环境问责与战略协同: 强化领导层责任与全生命周期管理,使环境管理从“部门级工作”上升为“企业级战略”,真正实现“环境效益”与“经济效益”的双赢。
Copyright © 2013-2020 版权所有 @2017合肥儒商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{皖ICP备05015337号-8}
地址:合肥市滨湖新区金融港A5栋916-919 固话:0551-63416332 手机:13956958231(微信同号)QQ:849854026